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

港男講女VS港女講男

終於有時間坐下來收看引起全城激烈討論的《星期日檔案》之「港男講女」、「港女講男」。









看完了以後沒有激動,但心裡面總有一點感受,不吐不快。

我相信沒有人喜歡被稱為港男或是港女。說實話,自己確實有部分港女的特點:有獨立經濟能力、喜歡比自己能幹又能表達自己的男性、喜歡被服侍、懂做但不喜歡做家務……幸好自己不是名牌的奴隸,也不算是愛美之人。

我認為兩性各有自己對伴侶的要求,是理所當然,不需降低要求。香港已經沒有從前父權社會出現的盲婚啞嫁,被迫跟自己不喜歡的人生活一輩子的現象。因此,不論男女,尋找自己的理想伴侶不是錯事。可是,大家要注意,這也不是一件易事呵!

問一問發生了什麼事,現代香港人對異性諸多不滿挑剔,原因何在?

回答以下幾個問題,可能找到答案。

1) 在我們的生活圈子中多是名牌擁護者?
2) 英文、普通話在你的生活之中有多重要?
3) 會考英文只得B級成績,你會否重考攞番個A?
4) 平時做什麼來強身健體?上網、打機、吸煙、逛街購物、做運動……
5) 在你腦海中找到眾廸士尼童話故事單一結局是什麼?
6) 媽媽有否跟你說:「你要讀書/返工,D家務唔駛你做啦!」
7) 若果你唔能夠要乜有乜,你既反應係……
8) 你認為你乜都唔做會唔會餓死?

其實,港男、港女是這十多年(甚至幾十年)的香港特產。你同意環境能影響一個人的思想、行為嗎?一個人的競爭能力從何而來?(我不否認性格和天賦能力也是影響因素。)從前生活艱苦,唔做冇得食,搬搬抬抬做唔做?一家五口「住」一張三呎乘六呎的「床」,家人靠你讀書來脫貧,你會唔會讀好書,尤其係英文?父母要返工,家姐亞哥係一家之主,擔大旗,又係亞四,又係亞Sir(懲教處),你可以唔承擔咩?

我們太幸福了,幸福到一個地步只識得要求別人,莫視了自己其實也有不少缺點……

香港人得到許多,也失去許多……

大環境我們改變不了,改變自己吧!返回現實吧!

總的來說,我認為這兩集特輯有其價值,至少讓我們看見現實,反省後調整自己的生活及思想。思想什麼呢?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,所以沒有人有資格對別人評頭品足,只有接納。電腦世界令人如癡如醉,不論男女,撫心自問,每天花在網上「遊蕩」的時間有多少?網上的花言巧語,是非難辨,你能抽身嗎?作為父母,當然將「最好」的給予自己的子女,包括你那四百萬!可是,對子女的一生來說,「最好」即是……

我們現在開始改變,十多年後港男、港女會是怎樣?

男人在世界上被造了以後,神說:「那人獨居不好。」又說:「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。」(創2)「幫助」一詞從來沒有貶低女性的意思。相反,一個人能夠幫助別人是擁有能力的表現。男女各有自己的強弱,能互補不足,一起生活。男女根本不是敵對的,而是合作夥伴。

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終身伴侶。即使找到了,說不定他們在彼此「忍受」對方的「缺陷」!那麼為什麼他們還在一起呢?答案就是因為愛。

沒有留言: